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
“爱连兴连”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
11月15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4号楼411室举办“爱连兴连”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,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集体备课活动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丽英首先强调:“将‘爱连兴连’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落实大连市委、大连市政府和学院关于促进大学生留连就业创业,做好‘爱连兴连’课程设计开发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。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机融入“爱连兴连”的内容与精神,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了解大连、熟悉大连、热爱大连,对促进毕业生留在大连建功立业具有深刻意义。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够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契机,结合课程特点,深入研究‘爱连兴连’融入课程思政课的内容、方法、路径,做好课程设计,将教学目的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追求。”
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胡玉华作备课代表发言,她从课程实施角度探讨了将“爱连兴连”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与方法。第一,充分运用《我爱大连从未离开》文化宣传读本、《课说大连》系列慕课云课程等资源,甄选大连本土红色资源、自然风光、城市文化、未来规划、发展机遇等课程思政元素,采用讲解、讨论、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,增强“爱连兴连”的情感和信心;第二,通过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,带领学生到大连市博物馆、大连市规划展览馆、关向应故居纪念馆等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育基地参观研学,亲历城市美景、了解城市风貌、沉浸式体验大连的历史脉络,并通过摄影比赛、微电影创作、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等形式组织实践成果汇报。第三,结合与社区共建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等活动,在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中让学生参与到城市建设活动中去,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大连的使命感。第四,在超星学习通上建设“马院爱连兴连备课资料库”,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。

会上,思政课教师深入进行了讨论和交流,在思想的碰撞中集思广益,博采众长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坚持集体备课长效机制,把集体备课成果落实到课堂上、实践中,力求将“爱连兴连”灵活深入融入思政课,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